作者: 文杰 來源: 牡丹晚報 發表時間: 2020-10-19 10:30
記者 文杰
10月16日,由山東省委宣傳部、菏澤市人民政府、菏澤市委宣傳部、國安九州影視有限公司、絲路光影(菏澤)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等聯合攝制的電視劇《牡丹花正開》項目在濟南啟動。據悉,《牡丹花正開》改編自長篇報告文學《根據地》,擬拍攝40集,將于今年12月開機,預計于2021年底播出。
紅色題材影視劇與菏澤文化的深度融合
電視劇《牡丹花正開》以山東籍作家李延國、李慶華長篇報告文學《根據地》為基點,刻畫了主人公劉喜寶如何從戰爭年代的一位青年學生逐步成長為新中國的一名優秀政工干部。
1938年,18歲的青年學生劉喜寶,受共產黨指派回到祖籍地菏澤,配合主力部隊開辟革命根據地。1949年,新中國成立,已經成為地委書記的劉喜寶奉命帶領戰友挺進大西南。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剛上任副部長的劉喜寶響應國家號召退居二線,但退休后的他牽掛著無數戰友曾經撒下熱血的冀魯豫根據地,以一位普通老百姓和一名普通黨員的身份重新回到這片土地,發展牡丹產業,讓牡丹花開遍祖國各地。
值得一提的是,特色牡丹產業、中醫藥產業及特色農業等充分展現菏澤文化、牡丹文化的元素在劇中被著重體現,這也是紅色題材影視劇與地域特色文化的一次深度融合。
全景展現共產黨人的光輝故事
《牡丹花正開》主創陣容強大。總導演陳立軍作品曾獲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第29屆“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一等獎等;編劇張慧敏,是著名軍旅作家,祖籍山東,作品曾獲“五個一工程獎”等。
“《根據地》一書真實記錄了以菏澤為中心的冀魯豫根據地,共產黨人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和浴血奮戰的故事。”張慧敏在啟動儀式上表示,主人公劉喜寶不同于以往同類題材影視劇中“李云龍”式人物,“他是一名政工干部,善于做群眾工作,做思想工作。通過這樣一個人物,來展現從戰爭年代直至當下的黨群關系。”
劇中,張慧敏還虛構了一組圍繞在劉喜寶身邊的藝術人物,將一系列平凡共產黨人的人生全景式展現,以小切口呈現大視角,全面、生動地反映共產黨人在革命戰爭時期、和平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八大之后的各個歷史時期,始終保持著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
“他們雖然不是有名有姓的菏澤人,但他們的精神卻是深深根植于菏澤這塊土地上的,他們的血脈里流淌著一種菏澤人熟悉的菏澤精神,他們的氣息與這塊土地息息相關,菏澤這片熱土賦予了這組藝術人物以獨特鮮活的藝術生命。”
挖掘菏澤紅色歷史和宣傳紅色文化
據悉,《牡丹花正開》擬拍攝40集,將于2020年12月開機、2021年底播出。2019年,該劇被納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支持菏澤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方案》,列入全省影視精品創作振興計劃。
啟動現場,《根據地》作者李慶華也表示,在以往的影視作品中,《沂蒙頌》讓人們了解沂蒙,《苦菜花》讓人們了解膠東地區的抗戰故事,“菏澤也是一個革命老區,但目前卻沒有影視作品來展現。所以,我們就要拍一部影視劇來展現菏澤的抗戰事跡。”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演員、文化和旅游部高級評委會評委、原全總文工團話劇團團長馬文忠也表示,《牡丹花正開》將菏澤紅色文化、齊魯文化和革命傳統文化和現代藝術相結合,主題取材新穎,“會成為一部好劇。”